|
 |
|
 |
 |
手 機:139 3878 7873(喬經理)
132 1335 4790(喬經理)
電話/傳真:0374-5656161
網 址:www.buxplode.com
地 址:許昌縣尚集鎮許開路與魏武路交叉口北600米
主 營:各種規格封箱膠帶,美紋紙膠帶,文具膠帶、印字膠帶、透明膠帶、雙面膠、泡棉、牛皮紙、淘寶專用膠帶等。 |
|
 |
|
|
 |
粘膠帶行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
我國膠粘帶工業自1983年以來,經過20余年的高速發展,已初步形成產業規模。尤其在封箱膠帶、BOPP包裝膠粘帶、文具膠粘帶、雙面棉紙膠粘帶、通用雙面泡棉膠粘帶、不干膠商標紙、PE保護膜膠粘帶、PVC絕緣膠粘帶、不干膠窗花貼、不干膠家居裝飾、PET耐溫膠粘帶、通用美紋紙膠粘帶等十余個品種上,已形成了明顯的國際競爭優勢。隨著揚巴、臺塑、道康寧等中國工廠的投產以及其他相關上游產業的發展,制約我國膠粘帶產業的原材料瓶頸正逐漸破解。歐洲先進的設備制造技術的引入,并有效應用于我國膠粘帶生產設備制造工業,更加速了我國膠粘帶產業向精細化及全面方向發展。依據美國著名戰略管理學家費雷德戴維的戰略管理理論,本文對我國膠粘帶產業在未來五年可能遇到的機遇及風險進行分析,歸納出10個方面的機會及6個方面的威脅,并建立起我國膠粘帶產業EFE分析模型,應用于相關公司分析。
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在“九五”計劃期間,國民經濟增長速度達9%。根據“十五”計劃綱要,我國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經濟增長速度預期為8%以上,到2005年,按2000年價格計算的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4萬億元左右,到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這種經濟發展速度帶動作為工業氣象標的膠粘帶的需求。據預測,今后5年,我國膠粘帶的年均增長速度將達到15%,這種整體行業的發展速度為每個膠粘帶企業都帶來了極大的機遇,誰能搭上這趟高速列車,誰便能更好地發展。
世界制造中心在我國的逐漸成型。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很多外資企業紛紛投資中國。2002年我國吸收外資達527多億美元,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外資流入國。據統計,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到2004年底,我國共吸收外商直接投資超過5600億美元。隨著國內投資環境的改善,預測在今后的幾年中,外資進入我國將以比較穩定的速度增長。據統計,財富500強企業有400多家在國內都設有制造工廠。自2000年起,我國制造的鞋帽、服裝、家電、五金、工藝品已成為世界市場的主貨源。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1990年至2000年,我國每年外貿出口增長速度平均超過11%。2004 年外貿出口達5934億美元,成為世界的主要出口國。隨著外資的進一步投入及國內投資的不斷加大,產業化建設進一步完善,擁有七大優勢的中國必將成為世界制造中心,而制造中心的確立,必將加大對封箱膠帶的需求,促進膠粘帶行業的發展。
中國加入WT0及市場經濟地位逐步認可。經過16年的談判,中國終于在2001年加入WTO,根據WTO五大基本原則之一的最惠國待遇原則,我國產品在100多個成員國中享有多邊的無條件的最惠國待遇,為我國產品暢行世界掃清了路障。發展迅猛的國內膠粘帶產業遇上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向國外市場滲透以及實現市場的國際化是膠粘帶產業的趨勢。近年來,韓國、東盟十國、澳大利亞等20余個國家開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這為不斷增加的貿易矛盾提供了有利于國內企業的解決方式。
信息產業對膠粘帶行業的影響。20世紀末在世界上掀起的信息革命對產業的影響十分深遠,利用信息產業的成果來改造傳統產業,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是傳統工業發展的一個課題。據有關人員的估算,全球電子商務交易額到2003年將達到1780億美元,化工產品市場交易量的五分之一也將通過電子商務的方式交易。膠粘帶行業是化工企業,其利用信息網絡化還處于比較低的水平。至今為止,仍沒有建立行業信息交流平臺,沒有進行宏觀的行業統籌。而企業內部利用網絡技術去完善供應鏈管理及加強價值鏈內各個團體之間的關系工作仍遠遠滯后,電子技術及網絡技術的商機必將推動膠粘帶行業管理的突破,從而形成競爭優勢。 我國法治社會的逐漸成熟。經濟的發展推動了法治建設,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相繼在海關、稅收、工商行政以及知識產權方面加大了立法以及執法的力度,使得國內的投資及經商環境逐步清明,黨的十六大提出了政治文明,為我國的法治環境確立了框架。
我國人才使用機制的轉變。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用人制度束縛了企業的發展,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對人事體制進行了改革。1983年,國務院出臺的《科技人員合理流動的若干規定》正式開始了人才流動。隨著我國人事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國內龐大的人力市場將釋放更大的活力。人才的流動使得膠粘帶行業能夠吸引到更多優秀的人才。
國內上游產業的成型。前幾年,隨著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的大幅度增加,膠粘帶相關上游產業的投資也大幅度增加,從而使相應的產業成型。最為明顯的是 BOPP,2002年以前我國是主要的進口國,2002年后則變為主要的生產國及出口國,到2004年底止,我國的BOPP年生產能力達202萬噸,比我國總消耗多近 30%的產能。而另一個重要的原料丙烯酸酯,隨著近兩年大規模投資的啟動,到2006年底基本形成供需平衡,實現國內自足。而其他相關的原材料產業如 PET、有機硅、PVC、設備制造等都逐漸成型,為膠粘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設備技術以及原料保障。
石油價格的下跌。作為現代經濟主要原料的石油,其價格的漲跌一直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近兩年來已連創10年的最高記錄。美伊戰爭結束后,美國開始控制伊拉克的油田。使封鎖了十余年的伊拉克油田能得以大規模開采,這是美國打破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價格同盟的最佳方法。加上俄羅斯借助石油出口振興經濟計劃的實施,石油價格在未來幾年有望下跌。而膠粘帶行業是石油化工行業,因石油價格下跌,使得原材料價格相應下降,從而降低行業的整體成本。
全球經濟走出低谷,開始復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分析,自2004年開始,美國、日本以及歐共體等世界最主要的經濟體開始走出負增長,實現復蘇,全球經濟呈現良好的上升態勢。全球經濟的復蘇,為日益增長的膠粘帶出口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擁有內部的價格競爭優勢。加上外部增長的需求,使我國膠粘帶走向世界已成為現實。到2004年底,一個以珠三角和義烏為主導的膠粘帶出口基地已基本形成,而全球經濟的復蘇為這種出口的持續增長提供了基礎。
融資渠道的疏通。我國膠粘帶產業的企業,大部分是民營企業,而隨著膠粘帶產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受到資金的影響,F階段,國內銀行還沒有放開對中小企業的融資,使得很多企業做大成為困難。我國的金融改革隨著加入WTO而加大進行力度,加上外資銀行的準入,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的幾年內,銀行對中小企業的融資一定會放開,而一些有實力的膠粘帶企業開始走上市融資的路子,使膠粘帶產業能夠借助非行業的利潤實現快速增長。
國內同行的無序發展。我國膠粘帶行業經歷了兩次的大發展時期和一次大洗牌。90年代初,作為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廣東。因外貿的迅猛發展而帶動包裝及膠粘制品的發展。到90年代中期,廣東的膠粘帶生產量已占全國總產量的70%,生產工廠達到200家之多。而隨著我國宏觀經濟調控政策的實施以及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有將近四分之一的工廠倒閉或停產。這是一次我國產業大洗牌,而膠粘帶行業也不例外。這些民營或合資企業,因沒有強大的財務保障以及完善的科學管理而無以為繼。90年代末21世紀初,長江三角洲、京津地區的高速發展,使得民營及外資膠粘帶廠紛紛落腳搶占地盤,而廣東經過一輪洗牌后也開始復蘇,成為我國膠粘帶發展的三駕馬車。但這種以市場前景為投資取向的行業發展,由于缺乏行業規劃,沒有行業規范,大有一擁而上的勢頭,對中國膠粘帶產業來說,是一個不良的傾向。自2001年開始,由于同行業的重復投資,導致市場混亂,使得行業利潤大幅下降,很多經營不善的企業處于虧損邊緣。
人民幣升值。近兩年來,人民幣與美金的匯率問題一直是國際金融界的熱門話題,要求人民幣升值已成為政治議題。去年7月11日,我國人民銀行正式放開人民幣與美金掛鉤的匯率,轉向一籃子貨幣,當天人民幣便升值2%,到9月20日,人民幣對美金升值2.16%,但是小幅升值與國際間的期望相差很大。據歐洲權威人士用購買力指數來評估,人民幣應當再升值40%。人民幣升值15%是今后幾年極有可能發生的,升值后,使我國產品的競爭力降低,從而影響我國膠粘帶行業的快速出口。
不斷增加的貿易壁壘。加入WTO后,針對我國的反傾銷案在不斷增多,我國成為全球貿易摩擦的重災區。不斷增長的貿易往來,伴隨而來的是不斷增加的壁壘。2002年11月開始,歐盟取消對華普惠制,2005年紡織品在歐美市場遭限。世界面對洶涌而入的我國商品的恐懼表現在倍數增長的反傾銷立案上。這些貿易壁壘阻礙了我國產品走向世界的速度,對我國膠粘帶產品的發展造成阻礙。20世紀末,歐共體曾針對臺灣地區的膠粘帶產品采取反傾銷立案。隨著我國膠粘帶產業的發展,我國逐漸成為全球通用型膠粘帶的主要供應國。逐漸增加的貿易壁壘,必將深遠影響我國膠粘帶產業的產品結構及再生產投資。
國際上的政治環境。政治上的不穩定導致經濟上的不穩定。近期對我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影響最大的不確定的政治因素,主要有臺海局勢,人權問題,恐怖主義,以及美日對我國發展的定位等。其中臺海局勢及美國對我國的政治友好度,決定了我國經濟高度增長的持續程度。我國膠粘帶產業因此受其影響。
環保導致競爭力降低。近年來,環保呼聲越來越高,產品環保、生產過程對環境無污染已不單是發達國家的產業門檻,也是我國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產業要求。1996年開始,我國開始進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0),而且希望推廣到所有產業。而我國膠粘帶行業到目前為止已通過 ISO14000認證的企業還很少。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不斷健全,解決膠粘帶生產過程的噪音和廢水、廢氣問題迫在眉睫。而環保的要求一定會加大工廠的成本,降低競爭力。
人員成本的增加。今年以來,我國珠三角一帶的企業突遇勞工緊張,導致很多低薪金低福利企業找不到雇員。這是一個經濟發展的必然。按照美國競爭力理論創始人邁克爾波特的理論,經濟的增長必然導致人員成本的提升。對于我國來說,免除農業稅收以及更多的政策導向偏重于農民,使得有更多的農民留守在家,從而減緩了向城市工業轉移的速度。按廣州市的最低工資收入看,2004年底的680元比1999年的450元增長了51.11%。而同期物價指數增長只有5.44%,說明人工成本增加了45.67%,這部分成本直接進入到制造的產品中。未來幾年對我國膠粘帶產業影響最大的莫過于人員成本,在競爭激烈、毛利率不高而人員又相對較密集的膠粘帶行業,留住熟練人員的成本提升,會導致行業競爭力的下降。
權重分配
針對各關鍵外部因素對膠粘帶產業取得成功的影響的相對大小,我們深入分析各關鍵外部因素的作用。關注對同行業成功者及不成功者的影響的比較,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使得我國的發展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熱點,也是影響膠粘帶行業發展的最主要因素,我國國內每一個產業只要搭上這趟火車,其增長將變為自然增長。而世界制造中心在我國的逐漸成型這一關鍵因素是我國擴大膠粘帶內需市場的基礎。這兩個因素是最關鍵的外部因素,其影響也最深遠,故其權重最高都為0.075。
我國加入WT0以及市場經濟地位的逐步被認可,是我國這個外向型經濟體融入世界經濟的標志,使得我國的競爭優勢得以實現。該關鍵外部因素權重為0.073。但近年來不斷增加的貿易壁壘嚴重削弱其影響。相抵不斷增加的貿易壁壘因素(權重為 0.071),該因素優勢十分之微弱。利用信息產業改造傳統產業是經濟發展的科學技術因素。膠粘帶這個傳統的制造業現階段對IT 技術的利用還處于初級階段,隨著 IT 技術的應用,膠粘帶產業逐步由粗獷型向精細化方向邁進。該關鍵外部因素權重為0.070。
我國產品最主要的競爭優勢是價格,人民幣的升值削弱了價格的優勢,我國制造的產品走向國際遇到阻力。該關鍵因素對膠粘帶產業影響尤深,我國膠粘帶的價格與東南亞相比低10%左右。當人民幣的升值幅度超過或接近10%時,我國生產的膠粘帶將會失去價格優勢,要獲取該優勢則要降低產業的利潤。該關鍵外部因素權重為0.70。其他關鍵外部因素對我國膠粘帶業的影響不同。
對于我國膠粘帶產業關鍵外部因素的機會總權重達 0.621。相對于威脅總權重 0.379 來說,我國膠粘帶行業自然競爭優勢權重為 0.242,說明在我國,膠粘帶產業的機會遠大于威脅,這種環境最適宜膠粘帶產業的發展。
EFE(外部因素評價)分析模型的建立及應用
建立 EFE 模型。根據關鍵外部因素對各膠粘帶企業現行戰略的有效反應程度,我們可以采用四分制進行評分!4”代表反應很好,“3”代表反應高于平均水平,“2”代表反應為平均水平,“1”則代表反應很差!胺磻毕鄬τ凇皺C會”來說是指利用機會實現戰略,相對于“威脅”來說,是指規避威脅實現戰略。評分是以企業為基準的。
依據評分和權重,我們可以獲得企業在該關鍵外部因素的加權分數。該加權分數被用以分析企業對該關鍵外部因素利用機會或回避威脅對現行戰略的貢獻?偧訖喾謹当硎镜氖潜环治銎髽I在行業中的戰略地位。這樣我們便可以建立我國膠粘帶產業的 EFE 分析模型。
應用
針對被分析企業,邀請高級管理人員(戰略制訂者),對該企業進行評分。為防止評分偏差,尤其是防止先人為主,至少應3人以上評分,人數越多,準確度越高。爾后取所有人的分值的平均分作為最后得分,從而可以獲得相應的加權分數,以及總加權分數。由此,可以看出被分析企業現行戰略對機會的把握或威脅的規避,并可以看出其行業的戰略地位。該企業總加權分數為2.6811,說明該企業現行戰略可以較好的抓住機遇,規避威脅。 |
|
 |
|